为增进亲子间的了解,增强亲子间的透明度和信任度,结合心理健康活动季的部署,我校发起了聚焦于亲子沟通的家庭活动——亲子记者会。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全校学生及家长,其中六年级参与人数占参与人数的57.89%,七年级参与人数占参与人数的10.53%,八年级参与人数占参与人数的15.79%,九年级参与人数占参与人数的15.79%。家长层面,76.32%的采访对象是妈妈。
在正式采访前,家长需要完成自评和对孩子了解的测试题,请孩子来确认正确题数。数据是会说话的,调查显示出只有一小部分家长认为和孩子之间存在“相互不理解”、“沟通不顺畅”的问题。后面5道测试题也反映出,参与调查的这些父母确实比较了解自己的孩子。想必他们的亲子关系也相对和谐,愿意陪孩子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随后,亲子互相客串记者,采访对方关于情绪处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发现,孩子(上图)更希望通过“画画”、“音乐”等个体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而家长(下图)更希望通过“聊天”、“散散步”等互动的方式处理,两者是存在差异的。那你更喜欢通过哪种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最能让孩子开心的是(上图):家长能提供“美食”或者“关心”,“和我聊天”,“安慰我”“谈谈心”等,而最能让家长开心的是(下图):孩子能“沟通”、“好好学习”、“听话一些”。
最让孩子烦恼的是(上图):家长“唠叨”、“数落”、“帮倒忙”。最让家长烦恼的是(下图):孩子“不听话”、“打游戏”、“和我吵架”。可以看到,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不希望对方“和我吵架”,不希望对方“数落我”。
亲子记者会最后以“拥抱彼此”结束。希望家长和孩子在拥抱彼此的时候,能够真实地感受彼此。当紧紧地被拥抱,感受到,孩子越来越结实的身体;感受到,做家长对孩子的需要;感受到,这一种爱叫紧紧相拥,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