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流畅表达
日期:2022-11-01 11:32:1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714

——彭镇中学&文来实验教学研讨专场活动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成长,致力于学校全面特色发展,借助“上海市第二轮城乡互助成长项目”活动平台,我校与上海市闵行区文来实验中学积极合作,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研讨活动。2022年10月21日下午,以《主动参与,流畅表达》为主题的文来实验&彭镇中学教学研讨专场活动顺利开展。文来实验学校中学部全体教师,小学部语文、英语组教师,我校部分语文、英语组教师以及两校部分领导参加了本次研讨。

老师们观摩了由文来实验学校七年级王艺珂老师执教的一节听说课——《Life in the city centre》以及又八年级谢华萍老师执教的一篇文言文寓言——《穿井得一人》。

王老师利用图片和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接着,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了难易适宜的问题,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Listening 部分,听的内容学生就是接下来要输出的内容,王老师再此环节引导学生使用本节课的重要表达:There is/are; I can……在Discuss and say这个部分,学生与同伴互助,协作完成本节课的对话。在think and say部分,学生小组合作,一起讨论。这些活动都把新课标融会贯通其中,在课堂上完成了从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到应用实践的迁移。

谢老师认真分析学情,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入手,设计了一节文言文寓言教学课。谢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简洁、清晰,教学活动直接明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何让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寓意,同时深化认识、受到启迪是本篇文言文的难重点。谢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字里行间:丁氏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以讹传讹”的经过。最后提出如何“止讹”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了这则寓言的寓意。聚焦难点,抽丝剥茧,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之下,一点点得出结果。

听课结束之后,王老师和谢老师分别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意图。两位老师都强调了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大量积累、感情朗读、自主学习、仔细倾听、流畅表达,这都是我们应该让学生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老师们认真观摩、记录下自己的听课感受并进行讨论。针对教学活动中目标制定、活动设计、效果达成、教学评价等方面,大家共同探讨,各抒己见,在点明课堂闪光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研讨气氛真诚而热烈。在交流环节中,我校语文、英语组徐璋艺老师和化艳丽老师依次发言。

徐璋艺老师:谢老师的课堂因声求气,书声琅琅。在分析学情中,谢老师提到谢老师从六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以及能力。但是由于疫情,能力弱化。所以,本学期开始,重新对此进行训练培养。”这节课,谢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多处设计了朗读活动。学生自由朗读、个人展示朗读,谢老师也进行了具体指导,板书出关键句,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根据老师的提示,朗读的效果与自由朗读相比,进步明显。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与老师的默契。注重思想,立德树人。学这篇文章,这则寓言故事,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谢老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当学生谈出了启示、寓意后,出示了《弟子规》的语句,非常切合。

化艳丽老师:王老师这节课采用奖励机制,激活了学生的积极性。首先使用了图片和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王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了难易适宜的问题,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仔细倾听,及时回复。 教师的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王老师干脆利落的语言不断推进着这节课的进程。从导入部分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到第二部分的听说环节,王老师不断地为下一个环节的内容做铺垫。除此之外,王老师的教学安排衔接紧凑,及时关注学生,给与学生针对性和多元化的激励评价,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课堂中,仔细倾听。

学而知不足,思而知后进。本次研讨活动的开展,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使教师们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升。彭镇中学全体教师将会继续深研课堂,不断探索。

上海市浦东新区彭镇中学 徐璋艺

核发: 点击数:71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