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认知策略参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浦东新区彭镇中学 理信劳教研组
2023年8月30日,理信劳教研组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推进与新学期校本研修计划研讨活动。
首先教师们交流了关于俞老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讲座的心得体会。
关于项目化学习如何落实,需要对项目化学习加深认识,不能在项目化学习热潮中跟着做、重形式,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思考,对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缺少方法,不能只在形式上关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一是避免“花瓶”现象。所谓“花瓶”现象,即过分注重活动,制作内容拼盘却不指向关键能力和概念,甚至将项目化学习简单地理解为综合实践活动,造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脱节。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模式是在不增加总体课时情况下的学习,如果活动过多,会使学生不能静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避免“搁浅”现象。例如,在“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物理实验中,如果学生一直在教师的设问和指导下按部就班地用打点计时器完成实验,缺乏对速度测量方法多样性的分析,缺乏自主选择器材、组装器材的科学思考,只在“正确道路”上行走,那么这一过程虽然有动手实践却缺乏高阶认知策略的参与。项目化学习应该是“求学式”、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不应只是解答教师的提问,而是要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三是重视学生成果的展现。缺乏学生成果展现的课堂,本质上是教师自以为是的教学效果达成,没有摆脱传授型课堂的特征。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让学生产生成果并进行展示,这将使学习效果的评价更加客观,有效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关键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研组老师们从深度研读新课标出发,发表了对项目化学习的校本研修活动的建议和想法,讨论了2023年备课组和教研组的研修计划,在未来教学工作中对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实施有了明确的目标。
- 上一篇:泥城镇党委政府领导一行视察我校秋季开学工作
- 下一篇:项目化学习 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