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互助成长项目“同课异构”活动简讯(语文组)
日期:2021-10-13 00: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83

彭镇中学&文来实验学校第二轮,为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从而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项目中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了两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我校于20219月30日下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语文组专场。

“同课异构”环节由文来实验学校赵娟娟老师和彭镇中学倪燕磊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重点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语文组的老师们通过钉钉观看两位老师的教学视频后,评价了两节课的课堂展示。

微信图片_20210930135818_副本.jpg

文来实验学校赵老师通过猜经典人物的小游戏来引出人物形象对小说的重要性,并明确本课是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来深入品析本文。赵老师教学注重讲练结合,在讲解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变化来源于贫富变化,凸显菲利普夫妇虚荣拜金的人物形象,再联系拓展文章《变色龙》中奥楚篾洛夫对狗的称呼变化来源于狗主人的身份推测,拓展延伸真题《时间会把尊严还给你》,当堂强化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彭镇中学倪老师先以复习导入,回忆了故事的情节。在教学过程中,倪老师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来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倪老师先通过课件展示人物描写的答题技巧“运用的是——描写(人物描写方法),写出了他——(人物表现),表现了他——的性格(品质)”,再给出示例,并让学生用规定的句式来规范回答,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倪老师的课堂强调朗读指导,强调标点符号、轻重音变化以及关键字词的朗读技巧,体会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两位老师的课堂各有所长,能带领学生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具有创新意识,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且在上课的过程中重视分析、讲授方法,规范答题格式,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跨学校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开拓教师的视野。我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将会深入研讨课堂教学,使之越来越规范,从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8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