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研究新走向------观课、议课
日期:2018-12-11 00: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4834
2018年12月7日下午,全体教师聚集在大会议室,聆听了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黄建初老师“课堂教学研究新走向”的讲座,给老师们带来很大触动。

黄老师说,校内评课“不是为了评判一位教师上课的好与坏;不是为了告诉教师如果我来上,我会怎样上。而是,要基于证据地推论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都得到了富有挑战的学习经验,都产生了有质量的学习结果要基于证据地推论每一位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根据他的真学习状况,教师怎样做会对这位学生的学习有益。”反之教师为了赶进度,不顾孩子的接受度,讲的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浮云”,抓不到重点。10分的进度×3分的接受度=30分的效率,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剩下的就是老师的“抓狂与无奈”,和“无休止的修修补补”,还有老师传递给孩子们的“负能量”。可见,如果学习接受度有缺失,若干年后的知识储备将会是非常有限的。

黄老师讲到,在曲折艰难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让课堂生成走向深入与精彩的有效策略:
(1)课堂生成要以学生真实的认知和真实的认知冲突为起点。
(2)预设的问题,要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多种可能性。
(3)组织学生研讨要注重思维的过程,重思维的质量提高。
这些都让我们的老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如何自己的课堂脱离窘境,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和学生安静、安心、安全的对话,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更加深入去思考!

黄老师说,校内评课“不是为了评判一位教师上课的好与坏;不是为了告诉教师如果我来上,我会怎样上。而是,要基于证据地推论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都得到了富有挑战的学习经验,都产生了有质量的学习结果要基于证据地推论每一位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根据他的真学习状况,教师怎样做会对这位学生的学习有益。”反之教师为了赶进度,不顾孩子的接受度,讲的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浮云”,抓不到重点。10分的进度×3分的接受度=30分的效率,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剩下的就是老师的“抓狂与无奈”,和“无休止的修修补补”,还有老师传递给孩子们的“负能量”。可见,如果学习接受度有缺失,若干年后的知识储备将会是非常有限的。

黄老师讲到,在曲折艰难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让课堂生成走向深入与精彩的有效策略:
(1)课堂生成要以学生真实的认知和真实的认知冲突为起点。
(2)预设的问题,要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多种可能性。
(3)组织学生研讨要注重思维的过程,重思维的质量提高。
这些都让我们的老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如何自己的课堂脱离窘境,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可以和学生安静、安心、安全的对话,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更加深入去思考!
- 上一篇:2018年彭镇中学区级课题开题会
- 下一篇:凝心教研 聚力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