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学校2013第二学期教科研计划
彭镇学校2013.2.11
彭镇学校以构建“风清气正”的学校精神,培养一支重师德、负责任、讲效率的教师团队,培养言行文明、勤奋刻苦、纯朴诚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形成了具有彭镇学校特色的和谐教育。在新的一学期制定教科研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针对初中新课改的逐步展开,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将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研兴教战略,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以学校龙头课题研究为载体,立足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和服务作用,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工作目标
2013学年为彭镇学校高效课堂创新年,在总结2012“高效课堂”规范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精致化管理水平,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拓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思维品质培养为中心,以过程训练为主线,突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评教,重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及学习能力与效果的提高,更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让智慧教育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全面实施课例研究的校本研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注重实效,力争使我校教师的“高效课堂”达标率达80%以上;争创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工作要点
1、认真执行教师上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以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制度和辅导学生制度;
2、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教务处负责日常的宣传、指导、督促、考核、评价、提出奖惩意见;
3、发挥好教研组长的先锋带头作用,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4、抓好教师专业培训,做好市、区、校三级培训工作;
5、立足课堂效率的提高,做好教研工作 ;
6、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制度与机构建设;
7、加强对区级课题《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的实施与管理,组织开展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做好课题组资料的收集整理与阶段总结工作;
8、鼓励和帮助广大教师把好的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成论文、案例或科研论文,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科研论文评比,并积极投稿;
9、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
10、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评活动。
三、主要措施
新学期我们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中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点带面,扎实工作,强化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完善并落实教研室各项管理制度。崇尚奉献,求是务实,努力开拓科研新风气。加强学习,通力合作,不断培植科研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把我校办成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而努力奋斗。要力争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指导科学、学生参与积极,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校长开展全方位听课活动,推进教学的课堂高效率;
2、根据教师发展成长的差异,实施教师梯次分层发展策略,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让青年教师优先外出参加各级、各形式的观摩学习,认真落实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帮扶制度,广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练兵和听评课活动,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成长发展的平台,促进其尽快成长成熟。
3、重视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督查、批改和讲评。
作业量和难度要适当、习题要精选,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对学生作业要及时、认真批改,发放要及时、讲评要精致,注意方法的指导。
4、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课后辅导。
辅导要有针对性,弥补讲课中存在的缺陷,并将整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注意辅导课纪律的维持。
5、结合学校“学生探究实验区”建设,加强对学校三类课程建设的研究。
四、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进度安排表
(二 月)
1、制定教科研计划;
2、制定各教研组工作计划;
3、参加区级课题交流活动;
4、开展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5、开展校长全方位听课活动;
6、开展数学教研组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检查活动;
7、各年级校本自选课程的开设和分班调研工作;
8、迎接初三全面调研听课,做好充分准备。
(三 月)
1、确定研究主题。开学初,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联合召开会议,商讨并确定研究内容。
2、召集教研组组长开会。学期初,教科室将专门召集课题组长开会,让他们了解上学期活动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明确本学期各学科大组的研究内容,开展活动,学习探讨。
3、制定活动计划。课题组长在教研组内把研究内容进行传达落实,根据本组的学科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下一级子课题的内容,开展日常教学研究。教科室指导组长根据本组教师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注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4、课堂开放周各年级教师积极听课、评课、教学反思;
5、整理检查备课、听课笔记,反馈检查情况;
(四月)
1、各教研组以学困生研究为主题组织一次成功的教学研讨活动,形式多样;
2、开展校本教研培训工作;
3、开展发动《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的论文及课例撰写工作;
4、检查教师听课情况;
5、按计划进行课堂开放周活动;
6、召开各教研组会议,交流“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效能提高的指导策略”,并收集整理交流成果;
(五月)
1、各年级调研考试与研究;
2、课堂开放周各年级教师积极听课评课;
3、督查集体备课实践情况;
4、课题研究稳步推进,积累资料;
5、收交课题研究阶段性追踪案例和相关论文;
(六月)
1、教科研成果收集整理,课题组做好资料积累与阶段总结;
2、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布置和征集;
3、各教研组工作总结;
4、学校各项教科研工作回顾与总结。
5、积极备考。
五、区级课题的专项工作
2013年2月,组织六、七、八年级共47名学困生完成了《彭镇学校学困生学习效能现状调查(前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形成了46个有效样本,并以此为基础,基本完成了《彭镇学校学困生学习效能现状调查(前测)报告》。在本学期按照原定计划实施如下:
1、在子课题《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效能的教学实践研究 》 研究方面,以学困生学习效能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培养途径、策略、模式、方法和评价为重点,负责人是方玉英。计划在2013年9月~2014年6月,组织第一轮行动研究;初步完成研究课“一体式”课例20篇左右;案例与小课题专题总结若干;
2、在子课题《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学习效能的德育实践研究 》研究方面,以学困生学习效能的德育实践研究的内容、德育实践研究的途径、策略、模式、方法和评价为重点,负责人是唐建光。计划在2013年9月~2014年8月,组织第一轮行动研究;初步完成研究课主题活动方案8篇左右;案例与小课题专题总结若干。
3、2013年2月参加区级课题交流活动;
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核心人员积极参与研究,全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做到不同学科教师全覆盖,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但在如何结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围绕课题开展实践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熟悉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我们将边研究、边思考、边改进、边总结,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
彭镇学校教务处
-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业批改方法的初探 (朱佩红)
- 下一篇:二署初中学校区市级课题交流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