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二十大 学做好少年
——2022学年见习教师主题教育课简讯
为了提高新老师的教育专业技术水平,展示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我校于2023年3月6日和9日,开展了“践行二十大,学做好少年”——2022学年见习基地主题教育课汇报展示活动。
汇报展示:
潘张杰老师以廉洁为主题,首先向学生介绍廉洁内含,然后向学生介绍古今廉洁事例加深同学们的理解。随后向学生展示了有关廉洁故事的漫画,让学生们讨论廉洁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随后联系实际,让学生们思考两个问题并展开讨论。最后潘老师总结出人生短暂,要成必须立志。最后全班一起大声朗读廉洁进校园倡议书。
苏依雯老师的主题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上,学做新时代好少年,积极上进,奋勇拼搏,坚持不懈。首先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能,继而通过对比体验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偏见。最后,通过教师寄语对本节主题教育课进行收束,加深本次活动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学做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少年。
张蕊老师以“心中有梦,劳动最美”为主题,首先以观察我们身边的舒适环境为导入,引出劳动者与劳动主题,再通过生动的事例,让同学们理解了劳动强体、增智、树德的三方面作用。随后教师下发树叶便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边交流感悟边写下劳动小目标,形成班级的劳动之树。最后在教师的总结与寄语中结束本课,用“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以期学生能够在本课收获并应用到生活中。
张文婷老师以“艰苦奋斗,不向逆境低头”为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在导入部分运用修渠后的前后对比,观看《修建红旗渠》的视频片段,将学生与时代比较久远的红旗渠的精神迅速拉近距离,产生了思考。接着通过阅读名人事例理解艰苦奋斗的内涵,延伸到寻找身边的榜样,再到最后“书心语 共同追逐中国梦”的环节,每一位同学都在便签条上,写下了在生活中落实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措施。
黄思宁老师以“追梦新时代,不负青云志”为主题,首先通过提问学生春节期间的活动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与上世纪50年代春节活动做对比。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中国百年来的剧变。通过卢永根的案例,和“时代好少年”打分活动,激发学生努力奋斗的信念。学生写下学期目标并分享,激励同学们脚踏实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奋斗!
陈子慧老师以“责任与我同行”为主题,活动设置丰富,其中小调查和大侦探的角色扮演深受学生喜爱,接着从学校内的各个场景去辨析平常应该负起的责任,并分析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最后以一个视频讲述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艰辛历程,突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并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
奚董青老师首先播放奋斗为主题的视频,导入新课《青春的赛道》;其次,向学生抛出问题“请你用一至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的青春”,描述青春,感悟青春,激发学生对青春探索的渴望。接着让学生朗读“写给2035年的自己”的一封信,通过畅想2035年的自己,了解青春的我们拥有无限遐想,学会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初步树立为青春而奋斗的信心和勇气。之后,便给学生几代人的青春是时光,让学生分析实现自己的青春畅想应该自信和自强。最后,让学生进行青春宣誓。
凌程菲老师以“拥有理想,做学习的主人”为主题,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导入,接着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想,在便利贴上面写上自己的理想,然后找第一组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理想。接下来提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学习的主人,提出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学习。
董金洁老师以“不怕苦、能吃苦”为主题,从“吃苦耐劳”这个词语出现在社会招聘启事中,体现能吃苦是还是现今社会招聘人员的重要标准。分享学生自己艰苦的学习经历和父母儿时的艰苦生活,学生感受到现在幸福的生活得来不易。两位同学分享自己收集到名人吃苦耐劳的故事,吃苦能磨练人的意志,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回到学生本身,学习应是先苦后甜。探讨如何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从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从小事做起,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最后制作书签,在书签上书写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或者书写一句激励自己能吃苦的座右铭。
顾王淳老师首先通过回顾历史和观看视频,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心自觉地将担当付诸行动。接着让同学们了解国歌的作者与由来,并奏唱国歌。其次通过让同学们绘国旗,让其知道国旗上的5颗星代表着什么。再通过图片认识国徽。最后同学们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国并宣誓。
李俐老师首先播放因童年时期长期受到语言欺凌的孩子发展到严重暴力犯罪的视频,引出课题《有话好好说,向语言欺凌说“no”》;其次,向学生讲解语言欺凌的概念与校园欺凌调查数据;接着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活动一:天黑请闭眼和活动二:小A历“言”记,让学生意识到一些“过分的玩笑”也是校园语言欺凌的一种体现。通过活动三:千言万语大舞台和活动四:班级公约我做主,让学生站在三个角度思考如何停止语言欺凌带来的伤害;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对待他人要多一点善意,多一点宽容。反语言欺凌、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
李峦霏老师以“少年当自强”为主题,从古代神话故事过渡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分享历史不同时期名人的理想,最后总结学生将从我们手上接过接力棒,担起建设国家,为祖国奉献的责任。号召学生从现在就行动起来,全班齐读《少年中国说》,学生们情绪昂扬饱满。
严贝宜老师以“勇担责任,让青春发光”为主题,初通过以猜谜的热身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通过名言名句让学生初步感知责任涵义,通过“谈一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责任涵义。根据两个真实案例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勇于承担责任和不负责任所带来的不同后果。从谈角色明白自己的责任过渡到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以及所肩负的责任,并通过视频展现为社会担起责任的人们,体会责任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吟诵名启迪人心的《责任,是什么》小诗,感悟责任的意义所在,助力学生收获精彩的人生。
吴善文老师以“习惯养成,助力梦想起航”为主题,聚焦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流程。首先,通过播放《最初的梦想》作为导入,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树立梦想;其次,向学生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让学生通过改写司马光的故事,感受坏习惯带来的危害;最后,结合中学生的学情,启发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组织学生制定学习习惯21天养成打卡计划,提高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胡祯裔老师以“握青春妙笔,画奋斗人生”为主题,首先通过展示三本书,残疾人演说家尼克·胡哲的图片和故事,引出奋斗的意义,其次通过调查报告,数据分析,人物案例解析,观看视频,自我分享奋斗故事,品读名人名言等活动体会人生如何奋斗,最后教师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并寄语。
本次新教师主题教育汇报课不仅是一次展示的平台,更是一次磨练的机会,相信新教师们将会带着鼓励和点拨,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学生在能更好地践行二十大,做新时代少年郎。
- 上一篇:我校接受第二轮城乡互助项目专家走访指导
- 下一篇:专家引领 助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