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促进课堂主动有效
日期:2020-12-02 00: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9034

为进一步落实我校“责任为先 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聚焦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整体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认同、了解和沟通,学校特开展了主题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促进课堂主动有效”的教学节活动。

11月25日,我校朱曾老师上了一节《初识计算机病毒》公开课,我校理信劳组老师多位老师现场观摩了上课活动,并参与评课活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瞿振芳老师通过视频参与了本次活动。

上课引入,朱老师自制的视频“小丁计算机怎么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思考。通过观察、描述视频中的各种现象,学生推测小丁的计算机可能中病毒了。在“认识计算机病毒”这一环节中,朱老师以病毒的身份提出“我能做什么?”、“我在哪里啊?”、“我是病毒吗?”、“我从哪里来?”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对模拟病毒程序的操作、体验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等基本特征的有了深入的理解。然后学生在对“首个个人电脑病毒”、“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网络传播的病毒”两个案例分析、交流中,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评估。在对计算机病毒特征有了了解后,师生一起以填空题的形式,总结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在观看视频“熊猫烧香”病毒案告破 6名嫌犯落网”中,学生意识到在信息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在“如何防范、查杀计算机病毒”环节中,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使用百度搜索引擎,从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四个特征出发到找到应对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为情境中的小明出谋划策。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提高了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

2_副本.jpg



6_副本.png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围绕“小丁计算机中病毒”这个情境,经历了推断计算机病毒特征、描述计算机病毒概念、列举防范与查杀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完成了课堂活动,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整个课堂氛围友好、热烈,充满了思维的闪光点,很好地体现了“主动、有效”这个课堂主旨。学生有对老师问题的思考,也有对老师的提问,有对自己想法的表达,也有对他人的回答的质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发散、涌动和提升。

理信劳教研组长郭秀珍老师主持了评课环节,朱曾老师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瞿振芳老师在观看了本课视频后,作出高度评价。

 

上海市浦东新区彭镇中学

2020/11/25

(撰写:物理信息劳技组)

核发:管理员 点击数:9034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